close

  駐京記者 王少喆
  歐美政要接踵訪華掀起冬季外交高潮
  英國首相卡梅倫2號抵達北京,開始了他對中國為期三天的訪問。2日,他分別與中國多位領導人會晤,並和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汪洋一同出席了中英工商峰會開幕式。開幕式上,中英雙方宣佈努力實現2015年雙邊貿易額達1000億美元的目標,這顯示著中英兩國經貿關係發展將進入一個新階段。而卡梅倫在訪華前作出的 “英國要做中國在西方最強支持者”、支持中歐達成自由貿易協定的表態更是引起眾多關註的目光。
  卡梅倫上次訪華是在其上任後的2010年11月,距今整整三年。自去年以來,由於政治上的分歧,中英關係經歷了一年多的“冰凍期”,但兩國經貿往來保持較快發展勢頭。
  卡梅倫此次訪華的主要目的也是為了推動中英經貿合作,並表示英國將比其他國家更開放地對待中國。上海歐洲學會副秘書長張祖謙分析,英國以貿易立國,一向反對貿易保護主義,而且其產業與中國競爭性不強,有較大互補性,對發展中英貿易有著很強的意願。未來,中英兩國至少可以在三個領域加強合作,一是中國對英國的基礎設施投資,包括高鐵、核電和城市供水等領域,卡梅倫甚至提出“支持中方參股甚至控股英核電建設項目”,這與多數西方國家對於中國投資的態度形成鮮明對比;二是國際金融領域。英國希望借人民幣國際化和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的“東風”,發揮其在金融領域的比較優勢。三是高科技領域。英國是全球第二大具有創新力的國家,而且對中國企業前往英國投資持開放態度。例如,中國華為公司近期就宣佈將投資2億美元在英國建立研發中心,而該公司在美國的業務曾因美國政府提出“安全擔憂”而受阻。
  卡梅倫此次訪華率領的是史上最大規模代表團。這其中既包括勞斯萊斯、英國石油、巴克萊銀行、利物浦大學、英國商會等重要企業或組織機構,也包括了為數眾多的中小企業代表,專家認為,這反映了英國政府推進中小企業對華出口的決心。在過去的五年裡,英國對華出口翻番,達到159億英鎊,但在中國市場的占有率僅有1%左右,遠遠落後於德國等歐洲鄰國。而中國在英國市場占有率則達到了8.1%,卡梅倫政府急於改變中英兩國貿易額失衡的局面。
  卡梅倫此次表示出發展中英經貿的熱切願望,也是因為看到了中國十八屆三中全會帶來的重大“利好”,希望搭上中國發展的順風車,扭轉在中國市場的落後局面。英國官方表示,中國現在已經是全世界128個國家的最大貿易伙伴,到2030年中國經濟將是美國的兩倍,強調中國經濟上的重要性,給卡梅倫此行造勢。而英國輿論也對卡梅倫此行給予了 “重點關註”:英國《每日電訊報》11月30日發出呼籲稱“中國的改革對英國大有裨益,現在正是英國與中國擬就未來合作藍圖的最佳時機”。《金融時報》說,卡梅倫希望通過訪問獲得商業合同,但同樣重要的是訪問的象徵意義。1949年後的相當長一段時間內,英國曾經是唯一和中國保持外交關係的西方國家,但近年來德國等其他歐洲國家與中國建立了更加緊密的合作關係,面對在國際舞臺上日益重要的中國,英國希望通過此次訪問,重新回到對華關係的舞臺上來,這也是提高英國國際地位的一種手段。專家表示,卡梅倫此訪得到了國內65%的民眾支持,將成為其政治上得分之舉。 (本報北京12月2日電)
  (原標題:“英國要做中國在西方最強支持者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e21hefn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